?
  消費者對商家的侵權行為十分不滿 羊城晚報記者 林桂炎 攝
  央視315晚會曝光消費黑幕多家知名企業上榜
  羊城晚報記者 帥鵬坤 戴曼曼
  尼康D600單反鏡頭頻頻進灰,歷時兩年未承認是設計問題;高鴻股份製作手機預裝惡意程序,合作伙伴為多家知名互聯網企業……昨天晚上,備受關註的央視315晚會曝光了多家知名企業侵犯消費者權益的行為。
  廣琪銷售過期麵粉
  過期兩年之久的原料,爬滿蟲子的麵粉,居然可以搖身一變、換一個標簽就重新上市銷售,走進消費者的餐桌。昨日,杭州市廣琪貿易公司銷售過期食品原料被央視曝光,其供應對象包括Breadtalk(麵包新語)、浮力森林、可莎蜜兒等多家知名烘焙企業。
  “我覺得節操還是挺值錢的,但沒想到在這個公司,我的節操在這裡掉得都差不多了”。說出這句話的,就是廣琪貿易自己的員工。在央視的曝光中,最多呈現的就是該公司如何修改生產日期和保質期限的畫面:到2013年8月就過期的原料,經工人修改,保質期瞬間延長到了2014年4月;不同的包裝,該公司的修改方法也是五花八門,擦、剪、貼、分袋等無所不用其極,最終改頭換面都流入了烘培企業,這其中並不乏一些為大眾所知的知名品牌。
  “十塊錢的一個麵包,居然還使用過期的原料。”昨晚有網友在Breadtalk氣憤留言。
  尼康D600拍照現黑斑
  尼康是相機行業的“百年老店”,但其於2012年推出的新品D600單反相機號稱高畫質、全畫幅,價格高達上萬元。但全國多地的消費者卻反映,D600拍出的照片卻出現很多黑色斑點。尼康公司堅稱屬於正常的鏡頭進灰,甚至要求用戶拍攝照片時鏡頭不能朝上。但是D600的消費者多次到尼康售後服務清洗後,依然不見黑斑減少。而尼康則始終拒絕為消費者退換,甚至把責任推給霧霾。
  直到一年之後的2013年2月,尼康官方纔出具公告稱,“當因數碼相機的結構使得徹底清除這些塵埃非常困難時,我們必須註意到,只有在某些罕見的情形下,這些塵埃在影像中非常明顯醒目。”並不承認照片中出現的黑斑是普遍現象。其後,仍然只是為消費者提供清洗服務。一些消費者甚至剛剛在尼康售後點清洗完,現場拍了10張照片後,黑斑又立即出現了。
  2014年2月26日,尼康再次在尼康(中國)官網上發佈公告稱,將免費替所有出現進灰問題的全幅單反D600用戶進行檢查、清潔,併進行快門等相關零部件的更換。而拒絕消費者提出的退換要求。但尼康給歐洲部分消費者的處理方式卻是將有問題的D600免費更換為D610。不過,仍然始終不肯承認D600有設計缺陷。據瞭解,美國已經有消費者準備向尼康發起集體訴訟。
  截至記者昨天發稿時止,尼康仍未有正面回應,僅表示:“正在做內部溝通。”
  高鴻手機裝吸金軟件
  為什麼消費者的手機會莫名其妙被扣費?或者流量神速消耗?原來是手機預裝軟件在搗鬼。而手機預裝軟件背後又牽涉出一個包括APP提供者、預裝程序製作商、手機廠商和手機經銷商等在內的一條完善的產業鏈條。不少經銷商通過預裝軟件掙的錢甚至敵的過賣手機的利潤。
  位於北京的高鴻股份是一家上市公司,公司旗下一款產品專門賣給手機廠商或經銷商來預裝手機程序的。而這些程序,有看得到的,有看不到的。不僅刪不掉,並且能夠惡意扣費、消耗流量,甚至不斷收集用戶的個人信息。通過這個惡意預裝程序,手機廠商或經銷商可以預裝進一些需要增加裝機量的APP,每向一部手機里安裝一個APP,就可以從APP製作者那裡收到一些錢。這就形成了手機預裝軟件的黑色產業鏈。
  在被曝光的一份預裝軟件價目表中可以看到,裝一個“百度搜索”,手機或經銷商就可以得到2元,而“百度手機助手”、“百度瀏覽器”的價格則分別為3元/個和2元/個。事實上,根據央視的曝光,百度、阿裡這些互聯網巨頭都不同程度地參與到黑色產業鏈中。
  現貨白銀交易陷阱多
  “70倍的高收益,兩天凈賺10萬元”,這樣的炒白銀廣告屢見不鮮,手機用戶也時常會接到一些貴金屬交易所的電話,這背後到底隱藏著怎樣的騙局?昨日,央視315晚會曝光了時下熱炒的現貨白銀,實乃一場散戶與代理商等人的“對賭”游戲,包括交易所、會員和交易商設下重重陷阱,讓不少白銀投資者血本無歸。
  天交所某會員公司業務員趙千葦面對央視暗訪記者就表示,“客戶跟平臺對賭,你賺了錢,那麼公司就要虧錢”。而面對實力雄厚的會員公司,勢單力薄的散戶們幾乎全是虧損。深圳的申女士表示,自己曾經是黃金之星貴金屬經營公司代理商,她經手的29個客戶居然沒有一個賺錢的,累計虧損達430多萬元。
  為何散戶會虧損?原來,部分白銀交易軟件可以完全被後臺操控,而客戶巨額的資金自然落入會員和代理商的腰包。只要散戶遇到賺錢機會就會出現交易軟件操作異常。上海的呂女士就投訴,自己在盈利時會出現系統無法平倉,甚至想把賬戶里的錢取出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有貴金屬公司對這種客戶出現的異常解釋為“是專人做風控”。而這種所謂的風控其實是通過貴金屬軟件進行後臺操作,讓錶面上客戶的自由買賣,變成由代理公司進行控制,甚至還有提供軟件服務的公司表示可以手動篡改客戶下單的價格。至此,在對賭游戲中散戶就只能任由宰割了。
  事實上,就在前一天,羊城晚報記者就曾對炒白銀巨虧事件做過報道,並給出相應的風險提示(詳見3月14日羊城晚報A18)。一名貴金屬公司的老總此前也向記者表示,現在的平臺很亂,“類似於早期的期貨和股票市場”。而有外匯交易業內人士昨日也第一時間聯繫羊城晚報記者稱,在當前炒外匯的平臺上,也存在類似的情況。 編輯: 鄔嘉宏
   1
  康恩貝不顧標準賣魚肝油
  目前,市面上都把魚肝油當普通食品銷售。但魚肝油是藥品,並非食品,吃多了對嬰兒不但無益,反倒有害。但明明知道魚肝油產品含量已經超過國家規定的兒童正常攝入量,康恩貝旗下品牌君寶康為了賺錢,卻依然用魚油或者水產品加工的企業標準偷梁換柱,完全不考慮嬰幼兒的健康。另外,包括優朵牌鱈魚肝油、首兒牌鱈魚肝油膠丸、修正牌鱈魚肝油膠丸、漢臣氏牌鱈魚肝油等品牌也有同樣情況。
  樂美路賣偽劣平光眼鏡
  深圳樂美路科技公司銷售假冒偽劣裝飾性彩色平光眼鏡,透光率差,專家表示,正常人戴上這種眼鏡可能真的會變近視。五省市執法人員展開聯合執法行動,在深圳樂美路公司,執法人員發現了大量的半成品以及眾多的國內外隱形眼鏡品牌的包裝材料。目前這起案件已被移交公安部門處理。
  比亞迪等改頭換面賣車
  力帆、奇瑞、比亞迪、江南奧拓和浙江眾泰等汽車4S店為多賣車輛,不惜自降身價,將一些小排量車改頭換面成所謂的“內燃觀光車”進行銷售。類似“觀光車”的手續包括內燃觀光車牌、車標、合格證書,以及內燃觀光車識別證,改造後可不買保險,不必交購置稅,不用每年驗車,甚至不需要駕照便可上路行駛。
  澳妙可奶粉篡改保質期
  澳洲奶粉品牌澳妙可奶粉包裝保質期有明顯篡改痕跡。據瞭解,目前發現問題的澳妙可奶粉共有兩批,共52312罐,其中997罐奶粉的罐底產品保質期有明顯擦過之後重新噴制的痕跡。有的中文標簽標註著保質期為2014年5月,而罐底噴制的保質期為2015年10月。該批奶粉目前已被封存。
  所謂名牌糖果竟用垃圾明膠
  明膠的使用範圍非常廣泛,除了藥用膠囊會用到藥用明膠之外,還有我們平時吃的很多食品,比如糖果、酸奶等等,都會用到食用明膠作為食品添加劑,那麼,這些和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的明膠,到底是不是衛生,到底安不安全呢?
  鹽酸硫酸來洗皮
  三銘膠業有限公司位於福建省霞浦縣牙城鎮,是國內一家大型明膠生產企業。該公司原銷售部經理吳鳳娟告訴記者,他們廠年產明膠約3000噸,大多作為藥用明膠對外出售。據經理介紹,用來生產這種明膠的主要原料就是動物皮。
  然而,當記者來到原料庫房時,卻看到了另一番景象。所謂的動物皮原料,不過是一些顏色深淺不一的碎皮子,從皮堆裡面滲出來的藍綠色的液體隨處流淌。在原料庫房的一個角落,記者找到了一種外觀相對新鮮的皮料。這種碎條狀的皮料數量並不多。
  負責人介紹說,通常乾凈點的皮用鹽酸處理,太臟了的就用硫酸處理。原本看上去髒兮兮的藍綠色的碎皮子,用鹽酸和硫酸進行十幾遍的漂洗處理後,果真變得又白又嫩。
  隨後,這種看上去很白嫩的皮料被放在熬膠罐里進行熬制。熬制好後膠液再通過加工等一系列工序,變成了金燦燦的明膠成品。
  垃圾皮料成寶貝
  水頭鎮,位於浙江省溫州市,這裡既是皮革加工基地,又是動物皮交易集散地。記者走訪了當地十多家製革廠,製革廠的工人說,從整張動物皮上修剪下來的碎皮條正是“毛邊皮”,但是數量並不多,被明膠廠大量收購的其實是製革產生的另一種廢料。
  製革車間的工人告訴記者,開始他們先用硫化鹼、石灰等工業級原料轉兩個小時,進行脫毛脫脂,再加硫化鹼、石灰,轉四個小時後倒出來,就好了。經過一番處理,原本帶毛的動物皮就變成了半透明的生皮。這種脫毛脫脂的皮子經過鞣製加工後,就成了用來生產皮衣、皮鞋等產品的工業皮革原料,但在鞣製之前,還要經過剖層、修剪和整理,剪下來的碎皮子被專門收集起來,這些藍綠色的皮子,跟記者之前在福建三銘明膠廠看到的碎皮原料非常相似。
  在福建省龍海市的一家製革廠,記者找到了兩名往三銘公司販賣製革廢料的負責人,他們直言不諱地說,這種製革廢料原本就是有毒有害的工業垃圾,正是因為有明膠廠大量收購,如今才變得身價倍增。
  藥廠用來制膠囊
  在長達一年多的時間里,記者輾轉浙江、福建、山東、湖南、河北、河南等地,對全國十多家規模較大的明膠廠以及溫州水頭、河北無極等製革基地進行了深入調查,終於揭開了明膠行業的黑幕。原來,福建三銘膠業、浙江嘉利達明膠、創新明膠、山東恆源膠業、山東益心生物、湖南金龍明膠、河北成大明膠等一些規模較大的明膠廠,為了降低成本,從製革廠大量採購已經被工業鹽、硫化鹼、石灰、純鹼、脫脂劑等多種工業原料污染的垃圾皮料。這種工業垃圾皮料以每噸一兩千元的低價賣到明膠廠,經過強酸或強鹼漂白清洗,加工成金燦燦的所謂食用明膠和藥用明膠,然後以每噸三四萬元到五六萬元不等的價格賣給一些食品廠和膠囊廠。
  這些膠囊廠每年生產的硬膠囊總量多達數十億粒,大多都是銷往全國各地的一些藥廠。
  流入名廠做軟糖
  浙江嘉利達明膠有限公司是國內食用明膠產量較大的企業,公司銷售代表唐鳳華說,每年採用垃圾皮料加工的食用明膠大約3000噸,主要用於生產酸奶和糖果。他們現在主要是供應做穩定劑和糖果的客戶,酸奶直接添加的也有,南方的糖果,包括晉江、廣州、汕頭那一塊的話,我們基本上都有合作。當被記者問到這些明膠賣到了哪些食品企業時,這位銷售代表說:雅客、金冠,這些知名的食品廠他都在合作。
  這種採用工業垃圾原料生產的所謂食用明膠,到了雅客、金冠、蠟筆小新這些大型糖果廠,按照5%—7%的比例進行添加,混合其他糖果原料,經過熬制、成型、冷卻,就搖身一變,成了看上去鮮美可口的QQ糖、橡皮糖等凝膠型軟糖。編輯: 鄔嘉宏
  (原標題:央視315晚會曝光消費黑幕 尼康推責霧霾持雙重標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e41meyrx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